貫徹落實職代會看各單位怎么干?
2023-02-16
編者按:
12月28日,公司第二十二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會議全面總結回顧了2022年工作成效,從經營生產、對標挖潛、安全環保、能耗雙控等方面出發,對2023年工作統籌部署。新的起點,新的征程。為將職代會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落到實處,特摘錄部分單位落實職代會的工作部署,扎實開展行動的務實舉措。
焦化廠——
設備管理方面。深入推進“全員設備管理”和“點檢、定修管理”,強化系統管理和專業管理,減少非計劃停機,保障設備穩定運行。規范設備點檢,提高設備點檢效率。推進包機到人、開展小組活動,通過精細化點檢,保障設備穩定運行。
指標提升方面。以問題為導向,深化“學巴鋼經驗·促指標提升”工作,努力提升產品品質。堅持“三清晰三到位”工作標準,努力提升崗位責任體系運行效果。以“專題調研”的形式對崗位責任體系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剖析,在剖析中引入考核,進一步激發崗位職工提升指標的熱情。以保證焦炭質量穩定為目標,一是抓源頭,加強進廠煤質量管控,提高進廠煤質量指標;二是抓操作,提高焦煤配比準確率,保證入爐煤指標的穩定;三是抓工藝,強化焦爐“九溫五壓”工藝管控,保證焦炭的成熟;四是抓預見,科學合理利用小焦爐實驗做好焦炭的指標預測,保證熱強度指標達標,為高爐生產的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降本增效方面。強化管理,牢固樹立“過緊日子、苦日子、難日子”思想,堅持對標挖潛,力爭冶金焦成本“保前五”。提升配煤精度和焦炭質量預測能力,降低原料煤進廠、生產、供應等各環節的“浪費”,努力降低煤耗??刂艭O濃度在合理范圍內時,減少空氣導入量,將焦炭燒損率控制在2%以內,提升冶金焦率。做好煤氣指標管控,努力提升化產品回收率。積極推進能耗雙控工作,強化日常管理,杜絕能源浪費,抓好節能降耗。對標找差,取長補短。對冶金焦率、化產品回收率、能耗指標等重點指標加強學習交流,確保效益持續向好。
焦化廠廠長劉國偉表示,2023年將持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的評價考核機制,突出關鍵崗位、生產骨干的安全責任履職考核,以點帶面強化班組安全管理基礎,為經營生產提供保障。要以環??冃揂為主線,盡快推進焦爐除塵改造和VOCs改造項目的投運達效,為公司環??冃揂奠定良好基礎。以上升管余熱回收項目的落地見效為抓手,推進焦化“雙碳”目標落實。通過進一步推動指標提升工作,穩定焦炭質量,全力降低全焦煤耗,降低干熄焦燒損,提升冶金焦率,保鐵前成本持續向好。繼續加大設備改善活動力度,通過精細化點檢來維持設備的良好狀態。以創新課題的深入開展為依托,推動焦化廠持續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通過焦化廠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經營生產任務。解金鋒
煉鐵廠——
完善措施,提升管控,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雙控”系統,創建長治市安全生產基礎建設試點示范單位,開展安全降險、消險攻關活動;不斷強化日常環保管控,推進環??冃揂項目,實現安全環保形勢持續向好。
合理組織,高效協同,穩定燒結生產;強化高爐冶煉及爐前出鐵組織,確保鐵口深度合格率,實現高爐穩產高產。
通過堅持低庫存運行模式,優化原料結構,強化成本預算預控能力,優化固廢使用,加大物料回收,降低燃料比等措施,繼續保持生鐵成本優勢。
發揮鐵焦一體化機制功能,強化高爐內部管理,持續開展高爐穩順1000天攻關活動,保證高爐持續穩定順行。
堅持推進節水工作,加強電耗管控,推進節能項目,實現能源消耗降低。
堅持問題導向,優化創新機制,依托“學巴鋼”不斷提升技經指標。
強化設備點檢維護,杜絕非計劃休風,利用TPM管理平臺,提升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效率,全面推進高爐及燒結4個月檢修周期攻關。
堅持黨建引領,齊抓共管,凝聚高質量發展正能量。
煉鐵廠廠長曹鋒表示,新的一年,煉鐵廠將會以公司職代會精神為指引,在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全廠上下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以打造“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率煉鐵”為目標,統籌考慮成本和產量,堅持“已經實現的指標不降低,已經達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經取得的成績不喪失”原則,牢固樹立市場意識和交賬意識,強化鐵前一體化管理,抓實科學組織,堅持全面對標,深化學巴鋼經驗,推動降本措施落地和技術經濟指標提升。堅持關鍵指標控制,深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全面預算管理,從嚴管控成本,全面深挖潛力,堅定不移走低成本煉鐵之路,助力長鋼高質量發展。蘇榮慧
煉鋼廠——
聚焦經濟煉鋼新目標,持續發力降本增效。以推進極低成本為載體,大力推進留渣作業,達到50%以上。積極調整廢鋼結構,對廢鋼結構性價比進行研究,合理搭配外購廢鋼結構,保廢鋼質量和最優性價比,外購廢鋼收得率穩定在91.0%以上,確保廢鋼質量穩定性和廢鋼收得率,降低工序成本。進一步做細做實能耗雙控工作,提高能耗雙控的精細化水平和精準度。積極探索鋼包、中間包智能蓄熱器式烘烤器改造新思路;完善能源計量設施,實現分段分組計量;節約能源使用,降低工序能耗。采用更加耐侵蝕的高壽命出鋼口套管,提升出鋼口壽命至300爐以上。提升鋼包滑動水口連滑次數,縮短鋼包熱修時間,進一步降低出鋼溫度。嚴格執行煉鋼廠標準成本實施方案,推進極低成本運營。
不斷完善優化學巴鋼指標“三大體系”,促進學巴鋼指標提升。修訂完善指標體系,逐級分解落實到崗位,制定各層級指標攻關方案和具體措施。創新激勵機制,責任科室負責制定廠級指標獎勵辦法;作業區級指標按照與廠級指標的支撐性、關聯性、無關聯進行區分,明確各指標的權重。做優組織體系,各單位建立支撐指標體系完成的組織體系;每季度對各單位學巴鋼工作推進情況進行檢查打分,將得分情況納入季度“奪旗”競賽項目。
統籌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加快“三支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加強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有效降低崗位職工勞動強度;嘗試看管性崗位集控與大工種大崗位探索,促進職工多崗多能;強化輔助崗位支撐;優化人員招聘培養及儲備。建立人才梯隊,做好核心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優化發展環境,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
堅持技術創新引領,推進技改項目建設。適時組織實施7號、8號轉爐爐襯大修,北精煉爐大修,6號連鑄機提標改造,冷修包區域整體搬遷,6號轉爐5臺傾動變頻器更新升級,汽化系統V1閥、V2閥調節優化,V1閥改進等技改項目,通過技改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設備功能,提高設備精度,提升設備運行效率。
堅定不移推進新產品開發,掌握核心技術。充分考慮LF精煉爐的正常使用、日常維護及人員配備,塞棒中間包的大批量使用及人員配備等,通過加強培訓提高操作人員技能,增加熟練操作工的人數。強化對精煉爐底吹控制閥等設備設施的日常點檢與專項檢修。對5號機二冷配水進行優化,設置合理的配水曲線,實現品種鋼生產自動配水。
煉鋼廠廠長午億土表示,做好2023年的經營生產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著力推進全過程精益治理,以經營生產治理的精益化促進鋼廠極低成本生產,以系統化思維抓好經營生產一體化管理,進一步優化工序間界面管理,打造極簡流程新優勢,推動生產組織、現場管理、設備管控、成本控制等精益化治理,推動極優效率、極高質量發展。宋宇廣
軋鋼廠——
強化生產穩順管控,實現產線效率效益雙提升。推進直軋三期項目,打通7號連鑄機至北高棒直軋生產線工藝,并優化南高線直軋輥道參數,探索兩機對三線的直軋生產模式,全面提升直軋坯生產比例,提升棒線材直軋率;推進實施160mm方坯改造項目,提高鋼軋界面產能的匹配性,提升鋼材的性能指標,降低不合格品的產生,助力提產增效。優化鋼坯定重是提高軋鋼成材率指標的關鍵,在煉鋼7號或8號連鑄機增加1臺可共用吊鉤秤,實現各規格鋼坯快速準確稱重,精準控制鋼坯定重。優化鋼坯定重標準化控制,及時和煉鋼廠溝通,通過對鋼坯拉速、溫度、重量以及軋鋼生產最后一支倍尺長度控制數據來及時調整鋼坯定重,保證各規格鋼坯定重在控制范圍內。棒材生產線在“直軋 爐軋”混軋模式下,優化直軋與爐軋鋼坯定重標準,逐步縮小開軋溫度頻繁波動對重量偏差造成的影響,滿足軋鋼生產需求,提高軋鋼綜合成材率指標。
深挖潛力節能創效,實現極低成本運行。以降低軋鋼工序消耗為抓手,將每一項消耗指標層層分解,建立班組成本倒逼機制考核體系,實現軋鋼工序能耗降低2kgce/t目標。一是通過南線加熱爐拆除后,采取全直軋帶肋鋼筋直條和盤條產品,實現煤氣零消耗,節約煤氣180m3/t。二是通過對型鋼加熱爐PLC控制系統進行升級改造,智能化燃燒控制,采用最佳空燃比,降能耗、提效能。三是細化能源管控措施,強化現場跑冒滴漏治理,加大對壓縮空氣的量化使用,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優化軋鋼工藝過程管控,為產品結構調整做貢獻。推進棒線材料型尺寸標準化,優化活套控制,減少生產工藝故障;提高棒線材軋機預裝質量,制定軋機關鍵備件維護標準,實現軋機分類管理維護;完善型鋼產品質量攻關措施,提升型鋼產品質量;配合新產品開發計劃,推進新產品開發,為公司產品結構調整做出積極貢獻。
持續推進小指標管理體系,實現指標落地落實。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班組 崗位”兩級指標體系,以“激勵倒逼 評價改進”雙杠桿撬動入手,倒逼學巴鋼小指標全面掛鉤,撬動一線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學巴鋼與技術創新、技術改進、小改小革等相結合,挖掘職工的聰明才智。將長鋼工匠、技術能手等先進操作方法及典型故障處理方法、措施形成標準,進行推廣,解決生產難題,確保班組和崗位小指標全部落地。
軋鋼廠廠長張奇表示:2023年,軋鋼廠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集團“兩會”和公司職代會精神,堅守安全環保紅線底線,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圍繞直軋三期和160mm方坯改造,提升軋材效益效率;深化對標找差,堅持極低成本運行,持續推進“學巴鋼經驗·促指標提升”活動,強化能源雙控管理體系建設,堅持以質取勝,提升鋼材品牌效益,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助力各項工作高質量完成。宋雄偉 盧婷
動力廠——
保能源介質連續穩定輸供。根據能源系統輸供變化情況,提前入手“雙超鍋爐”項目建設,為后續新的能源平衡打好基礎;針對新建600t/日回轉窯、新建瑞昌水泥加熱爐煤改氣等項目,進一步優化煤氣使用結構;熱電系統不斷探索高爐、焦爐、轉爐煤氣的最佳配比模式,動態配置煤氣資源并優先保障發電效率較高的130t/h鍋爐機組;電力系統降低供電系統損耗,使系統功率因數保持在最佳狀態;燃氣系統通過計劃性檢修,消除煤氣管網存在隱患;水汽系統在抓好環保管控的同時重點抓好管網漏損治理,促進“節約化、減量化” 用水。
做實做細安全環保工作。結合TPM工作,對存在與現行規程、標準不符的區域進行專業分析,開展整改治理;繼續推進2023年本質化安全項目實施,降低生產作業現場風險;細化安全檢查標準,杜絕安全事故發生。對75t/h鍋爐和130t/h鍋爐增加脫硝設施,助力環??冃揂工作。
提升設備管理能力。以追求“設備零故障、設備零缺陷”為最終目標,積極推進精益TPM管理,著重打造“示范區”、樹立“提升區”、清除“障礙區”;著手實施2023年11項大中定修及技改項目,保障檢修節點和質量,為各項工作打好硬件基礎;建立內部ERP系統,形成自上而下專業管理流程,嚴控備材消耗。
深入開展降本增效。結合動力系統的特殊性,持續深入開展學巴鋼,對現有指標進行梳理,落實好作業區周分析、區域日分析、班組班分析制度,確保2023年指標更加科學合理,并有所突破。同時,建立層層“算賬”的成本管理模式,讓全體職工參與到成本管理中去,使每一分錢用的有目的、有效益、有回報。
推進三支人才隊伍建設。本著“一線培養人才,人才來自一線”的原則,通過崗前培養、成長培養和發展培養三個階段,明確人才培養路徑;以選樹“技術明星、動力工匠”為契機,鼓勵和調動職工學技術、鉆業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專業技術人員從日常工作標準、提升工作標準和專業攻關工作標準三個方面量化工作,提升專業技術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維檢隊伍常態化開展技能競賽,促進鉗、焊、電、儀專業職工技能的提升。
動力廠廠長王晉林表示,2023年將以“穩定生產、能源雙控”為主線,以降低非計劃停機時間和能源消耗為抓手,確保冶煉系統能源安全連續輸供。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打牢班組安全管理基礎,不斷探索安全管理新方法。壓實環保責任,固化生產工序突發狀況下環保應急機制,前瞻性做好環保工作。開展全流程檢修管理,逐步探索智能化、信息化點檢手段,提高動力系統可靠性、安全性和經濟性。引深“學巴鋼”,進一步找準工作方向和發力點,確保關鍵指標持續提升。將成本管理落實到基層,追求極低成本運行,為圓滿完成各項經營生產任務努力奮斗。趙艷紅
質量監督站
做實技術創新和質量管控。一是用好“清單化”管理手段,注重過程管控,做好異常數據分析和反饋。二是加強基礎管理,針對制度中存在的斷點、漏洞,積極填平補齊。三是圍繞原燃料智能分析項目、煉鋼快分系統全自動提升改造項目,建立項目推進管理辦法及工作臺賬,確保項目有序落地。四是利用好集團實驗室管控平臺,加強與技研院、遷鋼、京唐先進實驗室技術交流,定期開展技術比對活動,找差補短,借力提升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水平。
扎實開展“學巴鋼經驗·促指標提升”活動。全面總結近三年學巴鋼經驗的探索和實踐,對站、作業區、班組各層級指標進行自上而下梳理完善。用好激勵機制,通過崗位職工的主動參與,推動各項指標“一月一進步、月月上臺階”。持續開展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合理化建議、QC成果、小改小革等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形成人人都是創新主體、處處都有創新課題的濃厚氛圍。
緊盯質監“兩化”項目有序落地。加快已納入公司2023年預算的項目推進,配合相關部門完善項目技術方案,開展可研報告研究和初步設計。加強現有“兩化”項目“回頭看”工作。圍繞近年來新上全自動鋼筋拉伸測試項目、鋼筋\煤\煉鋼風動送樣項目等,不斷優化工藝操作,改進設備狀況,最大化挖掘設備潛能。規范“兩化”項目實施程序,著手制定《質量監督站項目施工管理辦法》,強化項目實施過程管控,確保所有項目有序、規范、平穩落地。
強化三支人才隊伍建設。結合“兩化”項目有序上線的現狀,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集約整合檢化驗業務,主動求變,確保各項檢化驗業務更加規范、精細、高效。以“兩化”項目快速發展,帶動全員技能提升。立足公司級全員“三規兩制”基礎培訓、班組長綜合素質提升和各類技能培訓,持續開展師帶徒、小講堂等活動,主動適應“兩化”建設快速發展需求,特別是要讓新入職大學生加入到“兩化”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達到設備運轉、自我提升兩不誤。
守牢安全底線和環保紅線。持續推進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考核量化清單的修訂、公示、培訓等工作。圍繞“兩化”項目的持續推進,加強設備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設備與人之間的不安全因素的排查,明確各層級安全管理職責,細化到崗位、責任到人。
質量監督站站長李寧表示,質量監督站全體職工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充分認識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堅持高質量開展質量監督各項工作這一中心,堅持及時、準確、規范的出具質量檢化驗報告這一目標,堅持擔當作為、干事創業這一股勁,堅持全體質監人立足本職、齊心協力、腳踏實地、攜手并進一起干,補短板,強弱項,創新思路,務實擔當,為公司打贏生存發展保衛戰貢獻力量。 崔文娟
長鋼工程
壓實責任,全面提升安全管控水平。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基礎上,以“菜單式”專項安全檢查為抓手,與違章違制檢查、安全隱患排查等一系列安全管控手段相融合。在“625431”安全理念的基礎上,持續創新安全管控方式方法,筑牢維檢安全大堤。
抓實基礎,保障在線設備穩順運行。牢牢把握好設備維檢中心線,進一步提升設備點檢、設備定修、質量管控的專業化水平。以設備點檢為主,落實好“333”深度點檢模式,完成設備故障隱患的前期預知預控;以定修組織為重,嘗試推行“e 作業項目重組實施”,做好計劃定修的過程管控;以質量為先,杜絕項目“返修”,保障在線設備穩順運行。
強化實訓,打造過硬技能人才隊伍。在連續兩年實施“班后一小時”技能實訓的基礎上,結合公司職代會對設備維檢提出的新要求,逐步將技能實訓由“強基礎”向“拔尖子”轉變,由“普遍提升”向選拔“塔尖”轉變。通過“走出去”,學來“好本領”,實現全員技能提升。
創新賦能,提指標降成本保增效。結合列入公司學巴鋼體系單位的實際,秉持“永遠向現狀提問題”的巴鋼精神,樹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認真學習設備管理和維護上的好做法,設計好指標分解和提升的方案,實現提指標降成本增效益。
凝心聚力,黨建護航經營生產。圍繞經營生產工作,積極尋求黨建與維檢工作深度融合的契機,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主題特色活動為“助推器”,把黨建創新成果融入到經營生產各個方面,抓好重點任務督辦、跟蹤、反饋工作,為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保駕護航。
長鋼工程經理焦忠平表示,2023年,長鋼工程全體職工將圍繞“減少非計劃停機、延長設備運行周期”這一中心,發揮專業優勢,適應市場規律,打造一支“拉得出、立得住、走得遠”的設備維檢和設備安裝的復合型、高素質隊伍。團結奮進、擔當作為,為公司設備系統穩順運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牛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