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行業“兩高”| 鐵—鋼界面培訓在正視問題中形成高度共識
2022-08-08
小編的話
八高爐系列檢修圓滿結束后,為了端牢職工飯碗,為了長鋼更高質量的生存發展,公司黨委在2021年“做有追求企業,做有追求職工”大討論基礎上,作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做有追求企業,做有追求職工”大討論的決定,明確提出將大討論主題延伸為:全員追求,全體努力,助推現有高爐、轉爐,躋身行業最高效高爐和轉爐行列(以下簡稱:躋身行業“兩高”)。
為了進一步凝聚公司干部職工躋身行業“兩高”的拼搏意志,長鋼《中心組學習》以特刊的方式推出形勢任務教育材料——《以躋身行業“兩高”的追求,謀求職工更幸福的生活》,從提出背景、企業實際、差距分析、推進措施等方面,對躋身行業“兩高”的意義進行闡釋。
在中心組專題導學基礎上,為充分展示各單位落實黨委要求,在躋身行業“兩高”中呈現的精神狀態、價值追求、點滴進步、落地措施,微信公眾平臺開設《躋身行業“兩高”》專欄,以期通過專欄的開設,集聚起各層級職工主動追求、主動爭先、主動創優的活力動力,助力公司躋身行業“兩高”目標早日實現。
本期聚焦鐵—鋼界面培訓,看他們如何以實際行動助力公司躋身行業“兩高”。
★加保溫劑,冬天多,夏天少,煉鐵是降本了,考慮過我們煉鋼嗎?
★煉鐵顯示鐵水成分合格,到煉鋼出了廢品,成分失真,不具代表性。
★來鐵水時間不固定,最長的有3個小時不來鐵,鐵水供應不平衡,生產組織困難。
……
鐵鋼界面培訓現場,比室外33℃更高的是培訓現場的研討溫度。學員個個面紅耳赤,你說、我說,都在爭說自己的不易。7月21日,職工培訓中心、生產技術處組織來自煉鐵、煉鋼、運輸部三個單位的22名關鍵崗位的技術骨干進行鐵—鋼界面提效培訓。
助推現有高爐、轉爐,躋身行業最高效高爐和轉爐行列,煉鐵廠、煉鋼廠是當之無愧的“先行官”。為精準把控高爐出鐵量、鐵水成分、優化鐵水罐組織,提升一罐到底比例,實現鐵鋼界面的有效協作、助推鐵鋼系統的高效運行,此次培訓,是公司范圍內第一次以培訓形式組織的跨單位的界面培訓,培訓采用問題呈現 交流研討 專業引導的方式。
★出鐵量不均衡,出鐵時間不固定,出現爐前等鐵水的情況,不便于煉鋼生產組織節奏加快。
★煉鐵廠八、九高爐出鐵時間經常出現重合,煉鋼等鐵停機后,又大量來鐵,2爐2機生產騰罐不及時,生產組織困難。
★鐵水罐運行中,怎樣能減少鐵水溫降。
★鐵水罐跟蹤系統顯示不精確,尤其八高爐出鐵時不顯示罐號及重量。
★煉鋼在倒鐵水的過程中,不能按從北到南的順序,經常是隔一出一的倒,形成空重罐交替,造成運輸部無法及時回空罐,導致無法保高爐出鐵進罐。
……
培訓現場按單位分為煉鐵、煉鋼、運輸部三個專業小組,每小組梳理訓前學員的“兩個帶來”,遴選制約界面高效運作的瓶頸問題,就存在問題商議辦法,由專業人員現場分析、討論、解答。
問:鐵水si、s與煉鋼廠抽查數據存在偏差?
答:煉鐵廠值班工長在交接班或有其他工作不能按時取樣時,要將取樣工作交給爐前工去做,生產技術處建議規程內容作相應調整,高爐值班工長通過提高操作,穩定爐況,穩定鐵水成分,為下道工序提供合格鐵水,異常情況及時反饋到煉鐵調度及下道工序。
問:出鐵時間組織不均衡,怎樣避免八、九高爐同時出鐵?
答:抓好爐前管理,保證鐵口深度合格率,高爐工藝操作上要穩定爐況,穩定料比,減少下料不均勻造成的出換不均,值班工長要計算好出鐵量,盡量出凈渣鐵。
問:鐵水罐不加保溫劑,造成鐵水罐結殼,煉鋼兌鐵水有冒煙情況,怎樣防范?
答:小壕工按要求加足保溫劑,值班副工長負責監督,煉鋼廠在微信群里對不加保溫劑的情況進行反饋,煉鐵落實到責任人進行考核。
問:墩罐怎樣處理?
答:發生墩罐時小于80T時(空罐)高爐正常出鐵,轉爐不執行“一罐到底”,小于80T時高爐出鐵后,煉鋼需第一時間騰鐵回罐。
……
面對面的培訓研討,將制約鐵—鋼界面高效運作的問題一一呈現,原因一一分析,弊端一一厘清,達成共識——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鐵水溫降攻關不是簡單的單點突破,而是高效的多點協同,部門間的協調組織,工序間的無縫銜接,才能將鐵水在出鐵、運輸、倒罐等過程中的時間等待和熱量損失降到最低。
確保鐵水溫度
將優質的鐵水按煉鋼的需要分配到指定區域,高爐出鐵溫度控制在1480—1500℃,單罐重量合格率提升到75%以上,到煉鋼的鐵水溫度在1320℃以上 。
最佳配罐支撐最大周轉率
煉鋼與煉鐵、運輸部實時聯運,在八九高爐出鐵時盡量避免多個半罐情況。優化配罐,提升煉鐵節奏,實現鐵水在鐵鋼界面的快速流轉。
提升“一罐到底”比例
精準把控鐵水成分、杜絕鐵水成分大幅度波動,確保提供數據的真實性,強化界面信息溝通,提高鐵水直兌入爐比率,“一罐到底”比例穩定在90%以上。
教師如是說——
煉鐵技術科科長李迎輝
通過界面交流,深層次了解到鐵水溫度波動和鐵水罐周轉對煉鋼工藝成本和勞動強度的影響,鐵水成分對鐵鋼生產組織的影響。作為煉鋼的上道工序,在今后的工作中,須確保鐵水成分的真實性,配料中兼顧好Mn、Ti、P 等元素需滿足煉鋼的要求,提升團隊服務下道工序的能力。
煉鋼技術科科長韓學義
作為煉鐵的下道工序,今天更多是對在鐵水條件、一罐到底出鐵量、帶渣量,成分的準確性等方面向煉鐵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以前的交流多是單方面的,今天的交流平臺更全面、更便捷、更直率。我們將持續優化界面管理,嚴格內部工序間的剛性銜接和高效協同管理,為鐵—鋼界面高效協同創造更優條件。
生產技術處副處長張存旺
鐵—鋼界面高效協同,對躋身行業“兩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產技術處將強化頂層設計,構建煉鐵與煉鋼的“一盤棋”思維,科學安排、統籌協調各工序的生產組織,保證部門間的同步共振。以界面間效率的提升,為躋身行業“兩高”做出生產組織的貢獻。
三個半小時的交流,由煉鐵、煉鋼、運輸三個小組各執其詞到跳出自己的圈子,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到對存在的問題達成解決方案,是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責任、共同的擔當,讓涉及界面相對容易解決的問題,以眼睛向內的自覺,通過良好的溝通找到答案。
培訓感悟
巴登人的理念是我的成功就是下道工序伙伴的成功,就是整體的成功。煉鋼工序必須完全沒有來自上游工藝的任何問題。不同工序和不同工種之間的高度協同,使整個作業系統猶如一支演技高超、配合和諧的樂隊,演奏出華美的樂章。
長鋼已經走上了這條道路,長鋼整個作業系統一定能在高質量的培訓、研討、交流碰撞中,奏出屬于長鋼自己的華美樂章。
躋身行業“兩高”
拼搏幸福生活